航空工业发布军民机命名规则,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
1、要继续扩大开放,加强与军民飞机用户和供应商的合作,进一步发挥大中型军民飞机产业融入我国国防建设和基础科学、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服务贸易等产业体系,驱动和辐射效应。再者是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2、除了正在进行的李斯昌斯克战役之外,最大的新闻可能是在北京航空业举办的品牌和社会责任特别活动上,宣布了中国空军和海军空军军用飞机品牌,J-16第一次被正式命名为:潜龙。
3、飞机产品品牌命名规则发布如下:7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公布了飞机产品品牌命名规则,并发布了18个品牌系列的各型产品品牌名称,涵盖了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特种飞机、教练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共八大类机种。
4、歼16 歼-16(英文:J-16 multirole fighter),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在歼-11BS [5] 战斗机基础上发展研制的四代半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歼-16于2011年10月17日在沈阳首飞。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2022年7月,航空工业首次公布军民机产品品牌命名规则,歼-16命名为“潜龙”。
5、寓军于民和以军转民相结合,实现军民良性互动,是促进现代世界航空工业飞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的航空企业极少有只生产军品的纯粹军工企业,所以他们的寓军于民,通常是在生产民用航空产品基础上生产军用航空产品。
军民融合带来什么
1、军民融合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军民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军民资源的共享和互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同时,通过军民融合,还可以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 军民融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2、军民融合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军民融合过程中,军事科技与民用科技相互渗透,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民用领域的技术进步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而军事技术的溢出效应也能为民用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助于整合国家资源,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军事技术民用化带来的技术优势,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促进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可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4、军民融合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在规模上的巨大增长。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军队和民用领域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这就使得军民融合的规模开始日益增长,融合发展的速度有了明显提升。
5、项目建成后给军民融合带来的成效和意义是有助于规范知识产权归属。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对国防建设、国家投资的技术创新实行的单一知识产权归属制度,国家是国防知识产权的唯一拥有者,而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生产的其他产品,根据谁投资及合同规定进行相关知识产权归属划分。
军民融合的战略意义
军民融合的战略意义 促进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双重目标实现 军民融合是指军事与民用领域的相互融合,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战略意义首先体现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实现上。通过军民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国家的战略能力,同时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助于整合国家资源,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通过军民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军事技术民用化带来的技术优势,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促进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可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通过军民深度融合,盘活存量资产,吸引各种渠道资源进入安全领域,促进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解决原有中国军工资产的效率问题,构建中国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由原来的“输血”转为“造血”,促进军工产业升级。